護路隨筆——攜愛遠行 成長之旅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青澀少年告別校園。懷揣夢想,帶著憧憬和希冀我來到周口市中醫院,開始了我的實習生涯。從此,我的身份從一名學生變成了一名實習護士,生活環境從學校轉為醫院,接觸的對象將從老師、同學轉變為醫生、護士和病人。
對于這些轉變,對于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實習護士,我思慮了一遍又一遍。雖然離開校園時老師對我們已是千叮嚀萬囑咐,雖然崗前培訓時醫院的帶教老師們給我們講了科室的各種情況,可是,我仍然按捺不住心中忐忑不安的情緒。擔心自己做不好、擔心自己比同學差、擔心和帶教老師相處不好、更擔心自己照顧不好病人……

即便如此,我的實習生涯還是如約而至。我清楚的記得實習的第一天很忙,在忙碌的工作中我的帶教老師王元元還是在完成工作之后給我聊了聊科室的基本情況及收治的病人情況,并給我一些鼓勵和安慰,這也讓我緊張的心緩解了不少。一天下來,除了疲憊的雙腳還有我沉甸甸的腦袋,需要我消化的知識太多了,做術前準備、接手術患者、查看各種使用支具患者的情況,各種中醫治療、各種機器的使用、功能鍛煉、康復指導……讓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勞累的同時感到自己專業知識的缺乏,很多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都還給了課本。想到下班時老師叮囑我回家把專業書拿出來復習一下,我又迅速恢復了精神,心中暗自下決心,一定不能掉隊。

之后的每一天,我都像海綿汲水一樣,努力汲取知識。在這一個月中,元元老師總是耐心教導我,不厭其煩地回答我的問題,仔細地糾正我操作中的錯誤。一遍遍的鼓勵我,環環你很棒,操作做得很好,沒事,慢慢來。面對老師無微不至的呵護,我漸漸地放下了恐懼和不安,開始成長。每次元元老師細心指出我的問題后,我可能不能在第一時間就將知識融會貫通。于是,我便在口袋里放一個小本本,隨時記錄下老師講解的知識和自己遇到的問題,下班之后再總結回顧。
在骨二科短短一個月的實習時間,讓我深刻體會到護士是一個需要用心去做的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有甘于付出的愛心、理解患者疼痛的心、學會換位思考,而我在老師的引導下更是成長了許多,多了一份對這個職業的敬畏,多了一份對專業的理解。您看,臉上帶著微笑的我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阿姨,早上好!我給您量下體溫”“我給您測下血壓”,“叔叔,您今天感覺怎么樣。傷口還疼嗎?”“您的腰椎做完手術,翻身要小心,我們協助您”……伴隨著一句句相互問候,一天的忙碌又開始了。
在骨二科我經歷了職業生涯的很多個第一次。第一次更換液體,第一次靜脈輸液沖管和封管、第一次更換引流袋、第一次注射胰島素、第一次抽血、第一次注射利尿劑,有太多太多第一次,初上“戰場”的我總是忐忑不安,手忙腳亂,身經百戰的元元老師總是用微笑安慰我,用言語鼓勵我,終于,或完美或不完美的結束了第一戰。第一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讓我記憶猶新,患者李叔叔并沒有因為我是一個實習護士而有情緒,反而說“姑娘,你放心打,沒事的,打錯了就重新打,看著我一點點推進,直至完全進入皮膚,叔叔說你打得很好,一點都不痛”。老師、患者的鼓勵與包容,使我擁有勇氣和信心,開心并認真地嘗試更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接手術病人、第一次主動和患者溝通做靜脈穿刺、第一次為患者講解功能鍛煉……每一次的成功我總會看到老師嘴角露出的笑容,那一刻自信的力量充斥在心間,讓我體會到成長的味道。

我很感恩在周口市中醫院遇到如此有愛的老師們,她們不厭其煩、細心溫柔地教導我,讓我受益良多,讓我學會要不斷地認真學習和總結經驗,并且能善于觀察患者病情,也讓我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護理工作雖然繁瑣,但是用護士長的話總結來說,護理工作有著完整的體系,每個環節互相關聯,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的行動是患者最真切的體驗,必須做好。所以,我想把自己對護理的熱愛轉換成對患者的愛,把我的愛心帶給患者,用心去做好這份工作。

馬上要出科室了,看著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一個個面帶微笑的老師,我的內心真的很不舍。科室的每一位老師,感謝您們的鼓勵和包容,讓我放下不安;感謝您們的指導和糾正,讓我茁壯成長;感謝您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讓我學會了成長和溝通。在以后的實習中,我會謹記老師們的教誨,多多練習,百煉成鋼,為成為一名優秀合格的準護士而努力奮斗。
文字:南陽醫專2020級普護一班 阮環環
圖片:南陽醫專2020級普護一班 阮環環
編輯:楊晨曦
責編:黎倩平
審核:孫 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