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設健康中國筑牢人才基石|衛生健康系統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完善人才戰略布局,建設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這為新時代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也為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促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健康中國建設,人才是關鍵。新時代10年,我國衛生人才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截至2021年,衛生人員總量達到1398.3萬,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占比達72%,醫護比長期倒置問題得到根本扭轉。但也要看到,我國衛生健康人才在數量、質量和結構上仍與百姓的期盼有不小的差距。一方面,專業學科之間、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人才配置不平衡;另一方面,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需要進一步拓寬人才范疇,加強老年健康、職業健康、醫養結合、托育服務、健康服務業等相關領域人才的培養和管理。特別是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方面,要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強高層次醫學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更多戰略科學家、醫學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應是未來人才工作的重點方向。
針對當前人才發展現狀,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對于衛生健康行業而言,就是要進一步遵循行業特點和人才成長規律,積極營造集聚人才的政策和制度環境,完善人才評價機制,不斷激發人才活力。在這個過程中,既要堅持系統觀念,將衛生健康人才發展納入健康中國建設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也要俯身傾聽衛生健康人才心聲,特別是基層一線人員的想法,廣泛征求意見建議,著力解決大家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更要主動爭取教育、財政、人社、編辦等相關部門的支持,在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等方面形成合力,為衛生健康人才成長創造更有利的環境,進一步激發大家干事創業的熱情和信心。
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衛生健康人才的培養和使用。2021年9月召開的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黨管人才,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把工作重點放在農村和社區。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既需要頂尖人才,也需要大量基層人才。衛生健康人才工作應在做好頂層設計的同時,在源頭和基層抓好落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強多層次人才梯隊建設,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筑牢人才基石。
來源:健康報
編輯:李巖巖
責編:黎倩平
審核:孫 俊


